在第115个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,全国妇联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、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全国三八红旗集体、全国巾帼文明岗名单,我校董事长吴新星博士荣获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称号。
“崇高而优美”是吴新星对教育的诠释,也是她办教育的目标。“崇高”指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“优美”则关乎人终生的全面发展。她坚信时代浪潮中的女性力量,她紧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步伐,致力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,为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,贡献着力量。
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在她的故事里,燃情奋斗、责任担当是其中的关键词。
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董事长
福州市福外高级中学董事长
外国教育史博士
中国致公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
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
福建省侨联兼职副主席
中国致公党福建省第十届委员会常委
福建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
#1
一样的青春 不一样的担当
她从小便在父亲吴钦明先生创业的故事中耳濡目染,见证了父亲办教育过程中的锲而不舍。接过父亲手中福外董事长接力棒的那一刻,她始终牢记父亲“让更多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”的初心,深知这不仅是责任的传承,更是使命的延续。
她传承父亲“教育是一种大爱”的办学情怀,不仅“爱教育”,更“懂教育”。
“我们办教育,要舍得花时间,舍得花精力,舍得下本钱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在《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》中的这句话,在福外党建教育馆里赫然醒目,成为了引领吴新星坚毅前行的灯塔。
当时学校的发展,无论内部还是外部,都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。年轻的她,带着对福外以及对理想教育的构想,迎难而上,亲自率队赴省内外知名高校、企业、政府部门调研,回来后召开一轮轮的思想大讨论以及改革发展思路的推进会,迭代与成长发生在了教师们的身上,也体现在了管理服务者的行动里。
△学校常态化组织召开中层干部、骨干教师等专题研修培训会,通过专题培训和学习研讨,推动学校综合改革,激发办学活力和干部教师内在动力,加快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步履不停中,良好的发展态势和蓬勃的生命力也在悄然生长。
率先成为全省民办高校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,在全省高校中,率先建设一年365天三餐免费的教职工餐厅,率先实施台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。
她的青春,也因教育变得格外充实和有意义。
#2
特色办学 与时代同频共振
她带领学校坚持走开放式“外+”特色办学之路,以“外+”为笔,勾勒出一幅教育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画卷。
学校大力实施“外+”人才强校战略,通过打造“外+”特色课程、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、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等举措,着力培养熟练运用外语,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、复合型、创新型人才。
“我们要聚焦‘外’的特色,集中力量,办出特色,办出水平,在全省,甚至全国彰显‘福外影响’。”吴新星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她坚持开放办学,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,吸引了众多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留学生来校学习。她致力于推广讲好中国故事,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,将中国的声音传递到世界各地,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、认识中国。
△学校积极探索国际传播实践育人新模式,作为福建国际传播中心省级基地,通过语言服务等方式为福建省对外交流注入活力。留学生和优秀学生组成“全球多语种报道团”,向世界讲述具有“福文化”特色、体现“福文化”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中国故事。
她带领学校紧密围绕福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,主动聚焦需求,积极与政府、地方、企业等签订合作协议,致力于打造校地共建、助推乡村振兴的样板与示范点。
她积极响应国家东西部教育帮扶工作,带领学校与甘肃省定西市建立十年对口协作关系,设立“新星教育专项基金”4500万元;与福建省妇联、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签订“闽宁芬芳·筑梦未来”对口协作协议,设立2000万专项基金,帮助更多的学生成长成才、成就梦想。
去年,在福外20周年校庆典礼上,吴新星明确提出学校未来的发展更聚焦于“办学层次的提升”和“为学生发展铺路架桥”。
二十多年来,福外培养了全国道德模范徐丽珍,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钟志锋,龙岩市见义勇为个人陈芷昀等5万余名“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”的应用型人才。
当福外学子在国际职场展现出魅力,在国内就业外贸领域或者外派的校友也纷纷交出了令人瞩目的答卷。当越来越多的福外学子成为了企事业单位的骨干,也有越来越多的福外学子选择读研深造……
#3
温柔铿锵 芳华绽放
在校园里,她严格落实女性教职工婚假、产假、哺乳假制度,建立了环境舒适的“妈妈小屋”、教工小家,让每一位女教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。她还推动“贴心工程”“健康工程”“温暖工程”,解决女教职工的实际问题。
在女大学生群体中,她组织开展了“巾帼创业行动”,在校内建立“女大学生创业之家”,为女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平台和资源支持,帮助她们勇敢追逐梦想,实现自我价值。
在社会上,她兴办多所优质幼教及托育园所,提供学位600个,打造福州托育标杆,帮助解决社会急需的婴幼儿照护难题。她还积极开展公益讲座,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,助力她们再就业,让每一个女性都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光芒。
“女性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她们的权益保障、能力提升、梦想实现,都关乎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。我所做的这一切,只是希望为女性创造一个更加公平、友好的环境,让她们能够在这个环境中自由地成长、勇敢地追求梦想。”吴新星温柔而坚定地说。
她不仅有着女性的细腻,更肩负着众多社会身份所赋予的责任。
自担任省人大代表、省侨联副主席、致公党福建省委常委以来,她持续7年开展代表“接待日”活动,与师生、群众面对面交流,倾听他们的心声,了解他们的需求。
她为青年发声,为教育呼吁,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。针对选区单位和群众各方面诉求,吴新星提炼总结了十余篇高质量民生建议,得到省市人大关注和重点督办。
她牵头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工作,捐资设立专项资金,资助50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免费来闽参加“中国寻根之旅”,引导他们加深对福建乡土的热爱,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她投入建设两岸人才融合交流中心,引进台籍高层次人才60余人,孵化了一批促进地方产业升级转型的成果项目,其中18人已担任省、市、区各级科技特派员。
面对成绩与荣誉,吴新星始终保持一颗谦虚质朴的心,她将自己比作一颗普通的星星,在教育领域深耕细作,用具体的行动为学生、为社会、为国家带来切实的改变。
“教育赋能女性,知识改变命运”。她的力量闪闪发光、不可限量。
她紧抓新一轮“出海潮”的发展机遇,围绕福建品牌出海、文旅出海、优质产品出海、教育出海,做强学校“外”的特色;她提出“一生双院”的设想,大力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;她紧跟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,推进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由“信息技术+”到“人工智能+”的转型……
“教育是低门槛、深走廊的事业,需要不断学习、探索、精进。教育是我一生的热爱,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’更是我矢志不渝的追求。”吴新星说。
办崇高而优美的教育,永远在路上。
·END·
来源|福州外语外贸学院
复审|学生发展中心
出品/终审|招生与融媒体中心